企业文化

“教师节” 特辑丨建工三建以匠心托举育人桥梁:师徒结对传薪火,“传帮带” 里见温情

发布时间:2025-09-11
来源:宣传办公室、所属单位
撰稿人:徐强、杨正宇、龚廷廷、欧亚文、李璐、李霞、费维国
浏览次数:28

在建工三建的建设版图上

活跃着一群特殊的“工地导师”

建材的纹路

砼浆的配比

施工的重难点

都是他们倾囊相授的“教材”

他们积极践行“师徒结对”制度

“传”精益求精的匠艺

“帮”初入职场的迷茫

“带”敢担重任的底气

用言传身教

为企业托举高质量人才梯队

让建筑人的坚守与担当在传承中扎根

恰逢第四十一个教师节

小编带您感受“传帮带” 里的温情

看师傅手把手教校准仪器

听徒弟认真记录施工要点

见证匠心如何在薪火相传中

顺着钢筋砼梁

一路向阳生长

师徒:刘一博 孙申奥(第一建筑公司)

4169a8068fbb48493d5307995a1f8db.jpg

“技术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,每一个数据、每一张图纸、每一份方案,都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人员生命安全。”这是刘一博对徒弟孙申奥的谆谆教诲。在“师徒制”培养模式下,刘一博为孙申奥量身定制了阶梯式成长计划:从图纸会审、技术交底等基础工作入手,系统掌握CAD、天正、品茗、PKPM等专业软件应用,逐步参与施工方案编制、现场技术指导及质量验收等核心业务。

在刘一博的言传身教下,孙申奥快速成长,先后独立完成了屋面防水工程、室外雨污水系统等多项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。他不仅在现场技术难题攻关中表现出色,还牵头开展QC质量活动,其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二类成果奖和安徽省一等奖。

如今虽分处不同项目,师徒二人仍保持着密切的技术交流,电话、视频成为他们探讨技术难题的“云课堂”。从初出茅庐的学徒到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,这段跨越项目的师徒传承,生动诠释了企业人才梯队建设的成功实践。

师徒:韦克爱 许军(公路公司)

111.jpg

2022年,许军加入了必赢亚州242.net大家庭,也是在这里,第一次见到了他的师傅——韦克爱,工作中,他们是互帮互助的师徒,生活中,更是一对“形影不离”的好伙伴,作为许军业务上的导师,师傅韦克爱以身作则,为他的成长搭桥铺路。初期引导、逐步深入,徒弟没有工作经验,师父就“手把手”教学,路基施工、桥涵工程……在师父耐心教导下,许军工作业务逐渐熟练了起来,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现场,如何精确测量、按图施工,如何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。三载风,三载雨,三载师徒承恩情,这对师徒以敬业的态度和出色的能力赢得了同事及领导们的认可,他们与其他建工三建师徒一样,在项目一线用青春与汗水一笔一划描绘出属于他们的诗与远方。

师徒:聂成汉 蒋新宇(市政园林公司)

cf605a3a036f6651cffbc754810ae9be.jpg

2025年5月,市政园林公司AI仿真创新园项目的建设现场,聂成汉与蒋新宇的师徒缘分正式开启。回忆初次见面的场景,蒋新宇至今印象深刻:“师傅性格特别随和,没有一点架子,对待工作却格外严谨认真。” 也正是这份初见时的好感,让他对未来的工作与成长充满期待。

项目施工现场,总有师徒二人并肩的身影。聂成汉从不含糊,总是带着蒋新宇扎根一线,把施工技术要领拆解得细致入微,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——小到桩位的精度把控,大到工序衔接的统筹逻辑,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手把手指导,让徒弟在实践中快速掌握核心技能。

更让蒋新宇深受触动的是师傅始终冲锋在前的担当。面对项目推进中的难点,聂成汉从不会置身事外,总是第一个到场排查问题、制定方案,用行动为团队树立标杆。“要是连自己都不能带头往前冲,又怎么能让身边的兄弟们拧成一股绳、心往一处想?” 师傅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,如今已成为蒋新宇的工作准则,激励着他在岗位上踏实奋进,与师傅一同为打造精品工程全力以赴。

师徒:邓辉 曹佳文(公路公司)

微信图片_20250908093614_246_227.jpg

自邓辉与曹佳文结为师徒,一段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便在工程建设一线悄然生根,师傅邓辉言传身教,为曹佳文的职业航程指引方向,照亮前路。作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,邓辉将施工技术管理的核心环节逐一拆解,从施工图纸深化、技术交底编制,到施工组织设计、施工方案编制,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,引导曹佳文在工作中综合考虑进度、安全、环保等目标,培养全局观。在项目施工阶段,桩基施工成为关键挑战,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首次接触的高速公路桩基施工,曹佳文在师傅邓辉的带领下,每日驻守现场,记录关键数据,分析施工难点,最终优化了桩基等方面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。“日日行不怕千万里,常常做不怕千万事”,在邓辉的悉心指导下,曹佳文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工作经验,将师傅所授的系统方法论与现场实践深度融合,逐渐形成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如今,曹佳文正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以永不懈怠的姿态持续攀登,用奋斗书写新时代建设者的精彩篇章。

师徒:胡淼 季飞(装饰公司)

1.jpg

在网红城市淄博的在建最高项目中,一对相差16岁的师徒二人结缘于此。初入工地的季飞在现场像只“无头苍蝇”般乱转,这时经验丰富的师傅胡淼通过与他深入沟通,带着他巡场,并结合图纸认真讲解各部位的节点做法,让他留心施工细节。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,徒弟季飞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,同时在现场施工安排和质量管理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师傅胡淼的教导方式并非生拉硬套,而是根据季飞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。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季飞,让他在工作中逐渐得心应手。虽然目前师徒二人因工作需要分隔千里,但胡淼对待徒弟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依然有求必应,耐心解答。他通过远程沟通等方式,与季飞保持紧密的联系,实现了沟通和学习上的“零距离”。这段师徒情缘不仅见证了他们在工作上的共同成长,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和支持。

师徒:刘保平 何宇宏(安装公司)

cd944f800014d25efad4c1843d939008.jpg

何宇宏的师傅,是建工三建合肥一六八中学北校区1标段安装项目经理刘保平。在他心中,师傅给他的第一印象格外鲜明——为人踏实接地气,做事认真负责,从不怕繁琐麻烦。

刚到项目那会儿,师傅每周都会带着他细致地去检查每个单体。检查出的问题,都交由他去汇总整理,再配合现场班组推进整改。可初入岗位的他,做事总有些毛躁。师傅看在眼里,既没有严厉地批评,也没有对其放任自流,而是一边手把手教他专业技能,一边语重心长地叮嘱:“安装工作讲究的就是严谨,半点马虎都容不得!”

师傅这份对细节的较真、对工作的极致态度,深深刻进了何宇宏的心里。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,他渐渐改掉了粗心的毛病,做事越来越细致、有耐心。如今教师节将至,何宇宏想郑重地对师傅说声“节日快乐”,也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:一定要快点成长,早日成为能让师傅骄傲的徒弟。